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我市新增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省級21處。全市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達802處,其中國家級31處、省級85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86處。
此外,我市已完成第四至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劃定工作;完成泉州天后宮、泉州府文廟大成殿、泉州大開元寺、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一、二期、安平橋中段加固等10多項重點文物保護修繕工程,泉州天后宮正殿保護工程獲首屆全國十佳文物保護工程。泉港區博物館建成開館,新設立泉州門里博物館、南安水頭印象五號石文化博物館2家民辦博物館。規劃建設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列入省預備重點項目;完成古船館改陳項目、泉州市博物館“世界閩南文化展示中心”及“東亞文化之都——泉州”陳列布展工作。
全市博物館達44座,其中國家一級館2座、國家二級館3座、國家三級館2座。全市文化系統博物館藏品總量達35629件(套),其中珍貴文物6030件(套)。成功舉辦各類臨時展覽活動500多場,先后召開“東亞海洋考古學術研討會”等10多場大型海絲學術論壇、研討會,攜手海絲申遺城市聯合發表《聯合推動“海上絲綢之路”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泉州共識》,“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史跡”再次列入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來源:泉州文化產業網 責任編輯:林思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