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五尊“飛天”裝置藝術在中心市區西街“大麥倉”驚艷亮相。(陳起拓 攝)
泉州網—泉州晚報訊(記者殷斯麒)昨晚,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拉開序幕,備受關注的五尊“飛天雅音”集體亮相“大麥倉”,在數千觀眾的見證下進行亮燈啟動儀式,并在一片驚嘆聲中完成首秀。
閃耀登場 禮贊泉州
五尊“飛天雅音”終于閃耀登場。昨晚8點,進入“大麥倉”的市民抬頭便可看到五尊造型各異的“飛天雅音”,每尊長8米—10米,重達250公斤。五尊“飛天雅音”分別手持琵琶、嗩吶、洞簫及祥云、如意。在設計細節上同樣別出心裁,“其實每尊的翅膀都是不一樣的,我在觀察泉州開元寺的‘飛天’時發現有兩種翅膀,一種是模仿鳥類的翅膀,是比較寫實的,另一種是我們祖先自己想象出來的翅膀,兩種都非常漂亮。我在設計制作時既有結合,也有自己的創新。”創作者泉籍藝術家吳達新說。
他介紹,在配色的選擇上,以白色為主,金色為輔。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尊手持的是綠色嗩吶,還有一尊身上的祥云點綴紫光,兩種彩色的點睛之筆引人注目。吳達新告訴記者:“綠色象征生命,給人一種蓬勃生長的感覺,選擇綠色是為了表達對故鄉的祝福,希望美麗的家鄉永遠生機勃勃、充滿生命力。”至于選擇紫色點綴,則來源于個人的偏愛。他說,在最后一刻才決定把個人元素添加到作品中。
當LED燈亮起,閃著潔白圣潔光芒的“飛天雅音”正如飛在空中的天使,驚艷了所有人的目光。“跟設想的一樣,呈現的效果很好,符合我心中飛在天上圣潔的會唱歌的妙音鳥形象。”吳達新對自己作品首秀表示滿意,“這是送給家鄉人民的禮物,也是送給我最愛的姐姐的禮物,正是源于這樣的動力,讓我在這三個月里堅持下來,并力求完美,現在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來源:泉州網 責任編輯:傅少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