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9月,福建泉州市在韓國光州舉行的第五次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上捧回“東亞文化之都”牌匾后,泉州全力推進文化與旅游融合,日前已正式委托華僑大學編制《泉州市文化旅游產業專項規劃》,積極打造“文化泉州”旅游品牌。
閩臺緣博物館
清源山老君巖
泉州市旅游局局長張錫坤表示,泉州此次當選“東亞文化之都”,證明泉州無與倫比的文化價值受到了國內外認可。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個契機,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知名度,提升美譽度,讓更多的人了解泉州,愿意來泉州旅游。” 張錫坤說,“這是泉州一枚嶄新的城市名片,我們要將這張名片運用到泉州旅游推介中,讓泉州美名遠播海內外。”
據統計,去年的“十一”黃金周,泉州共接待高達189.5萬人次的境內外游客,同比增長21.2%,實現旅游收入14.9億元,同比增長23%,各項指標均為歷次“黃金周”之最。
張錫坤透露,下一步,市旅游局將帶著這張新名片到新開通的動車沿線城市去做旅游宣傳,在新宣傳材料中突出“東亞文化之都”新亮點,采用更加靈活與豐富的宣傳方法,努力將泉州旅游推介的效果最大化。
據了解,本年度泉州旅游部門提出新的目標是,全市旅游業發展目標為接待境內外游客430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10億元,比增22%。同時將在確保完成該目標任務基礎上,力爭實現接待境內外游客4500萬人次,旅游收入530億元。
據悉,環清源山文化旅游圈是泉州市積極打造的旅游精品之一,目前正在具體規劃中。該旅游圈將依托清源山主景區,整合九日山、靈山圣墓、泉州少林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泉州市博物館、錦繡莊民間藝術園等周邊旅游資源,完善旅游購物、美食餐飲等配套設施,豐富文化旅游圈內涵,實現清源山景區品牌化和規?;?。目前,清源山景區正積極爭取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
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泉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閩南文化主要發祥地,也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記者 胡美東 孫力)
來源:中國日報 責任編輯:林煜炫